重庆青年旅行社旅游资讯除了陕北大红枣 去陕北旅游还可以品尝的美食推荐

除了陕北大红枣 去陕北旅游还可以品尝的美食推荐

2019-12-16 10:15陕北旅游2173人浏览
提起陕北,大概没有人会想到美食,这里是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,风大山高、干燥粗犷,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,陕北人给人皮实豪爽的性子,连带着吃食也一样,虽然实在大气,但确实很难和美味划上等号。

在这块土地上,延安子长县里一座静谧的千年古镇——安定镇,素有“边镇之咽喉、两塞之要经、秦关之保障”的称号,藏在千沟万壑之中,却做出了自己独到的风味,相传就连隋炀帝也记挂着当地的甘泉美水。有了几千年丰厚的历史积淀,当地人的碗里不仅是解馋饱肚的食物,更有着岁月更迭之下前人凝练的生活智慧,演化成日常里的千百滋味,萦绕于舌尖。今天重庆中青旅将带你走进这座古镇,揭开尘封的罐子,用食物品味安定古镇的千年传奇。

子长县安定镇虽然只是一座小镇,却浓缩了陕北的千年历史文化。据记载,早在隋唐年间便产玉液酒,隋炀帝不惜千里也要喝一口当地甘洌的清泉。这里也是工农红军革命圣地,先后走出了九位将军,也被誉为“将军县”。

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,地处黄土高原,安定古镇产出的庄稼谷物味道醇厚,且带有陕北特色的民族文化。这里的吃食裹挟着浓烈的豪劲,回想历代王侯将相在此处留下的足迹,西望革命小镇,老一辈的革命奋斗荣誉与烈性浓浓的性情,都值得慢慢“咀嚼”。今天,酒喝烈的、肉吃鲜的,故事和风光自然也选最有嚼劲的。

八千里豆腐干——千里相随的滋味
作为一名合格的“好吃鬼”,从小到大走过大江南北不少地方,也算是尽尝了人间各色美味,现在再去细想各种滋味,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道吃食却是一块“其貌不扬”的八千里豆腐干。顶着“八千里”这样霸道的名号,豆腐却无甚花样,“本分”一词足以囊括其精妙。
第一次吃到它,是因为大学室友从家乡拿来几袋豆干,给大家一一送上一袋。真空袋子上清楚地显着豆干分块的棱线,豆干老实地呆在里面,素净得完全不像零嘴,而是家里下锅炒菜的半成品。要说有何特点,不过比起常见豆干的红褐色,手上这袋透着毛豆一样的青绿,因而并未放在心上,只随意扔在抽屉一角。直到某天无意拆开一试,放进嘴里就是简单的豆腐味道,却越嚼越香,莫名爱上这份口感和香气。
以至于之后专门跟着当地人搭车去往延安,以解肚里的馋虫。走进店里的时候,没有预想中老作坊明厨现制那一套,空气里却隐约闻得见豆子的清香。据传早在1937年当地便有了这份豆干,据传当地的甘泉美水是隋炀帝的心头好,不远千里也要送上长安供其饮用,而著名的隋唐玉液酒更少不了它。也正是因为这份好水,才有了当地豆腐干的绝妙滋味——想要豆制品好吃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好水。
豆干店里的老板娘很是热情,一面拆开各种口味邀请我们上前品尝,一面跟我们“八卦”着八千里的前世今生。方才知道,这豆干的青绿也有讲究,早前做豆干的大豆,不分青黄尽数混在一起,制出细腻的豆腐,压制、切块、煮味,再行晾干。后来,当地人发现只用优质的双青豆为原料,风味十足,自此便有了流传至今的“八千里”,当地人都明了,但凡在陕西吃到青绿色的豆腐,味道绝对错不了。
店里的豆腐干口味多样,还有直接切成条调了味的,原味、香辣、烧烤亦或其他。挨个试过去还是原本的味道最诱人,放在嘴里反复咀嚼,或者夹在馍里馅儿,可以细细品出其间滋味,是任意调料都难以匹敌的馨香本味,一如这恬淡安然的小镇,不至于惊艳味蕾,却少不了唇齿留香。
推荐店家:晓莉八千里豆腐干
地址:龙首东路与210国道交叉口东北50米

子长煎饼——离不开的“粮草”
当地还有一道特有的煎饼,不是“一饼包万物”的山东杂粮煎饼,也不是天津严守传统配比的绿豆面煎饼,甚至连外形看着,也不像煎饼界里的食物。子长煎饼弃用杂粮、小麦或绿豆,而是用特色的荞麦粉制成。当地荞麦粉因为去了壳而呈白色,因此制出来的煎饼薄如蝉翼,银白透亮。
跟着当地人回到他家,屋里的长辈乐不可支,早早在家中备上了家常菜饭。还未到开饭时间,就见老人端着一份子长煎饼和凉粉向我们迎过来,一面在我们面前强调着:“我们子长人,全是吃着这份煎饼和凉粉长大的。“只见碟子里的煎饼手掌般大小,一旁还配着的加料的合菜、调味的辣油,让人不由想到北京人立春必“咬”的春饼。到了子长,这套饼脱离时令限制,随处可见,甚至于招待远方客人的时候也爱端出来,是为招待。
听朋友说,当地不止是吃着煎饼长大,还从小便听着煎饼的故事。相传明(洪武)朱元璋年间,发生了山西到陕北的大迁徙,当时由于路途遥远,所有食材全部消耗殆尽,无奈之下只能把荞麦制成的枕头拆开,将荞麦发泡后滤出稀糊,摊出又薄又小的煎饼,卷上野菜充饥。此后子长人为了纪念这段历史,就留下了吃煎饼的习俗,是为“剥穷皮”。
看着这一套煎饼阵仗,我向朋友投去求助的目光,对方心领神会,首先做起了示范。其实吃法没什么玄妙,煎饼卷上各色小菜,再往上浇一勺辣油即成,据说除了辣油,还能用食醋、蒜汤或凉汤调味,一切均可按照个人口味喜好来定。学着朋友的模样,拿起一张饼,摊在手里完全不似春饼那样筋道,轻盈又柔韧。煎饼卷起,看了一眼辣油,突发奇想,学着贵州人吃丝娃娃那一套,把煎饼竖起来直接灌一勺辣油,调料自内芯里通过,更是入味。南北两端同类食物不同的吃法,就这样被我这样“混搭一通”,一口气吃下几个也不嫌撑。听说当地人吃煎饼也确实很随意,除了合菜之外,豆腐干、肉丁、土豆丝等一系列“边角菜料”都能拿来裹进去,甚至于只吃煎饼,也可以拌出一碗红油小吃。

绿豆凉粉——吃一口酣畅淋漓
煎饼探索完毕,注意力又落到一旁的绿豆凉粉。此趟安定之行的意思在于,满眼都是熟悉的吃食,但放进嘴里却打开一番新天地,因而对面前的凉粉也不敢小觑。
关于凉粉的故事也少不了多种说法,其一是清朝同治年间,已经有了绿豆凉粉,不过彼时还是名贵的吃食,一般人家享受不到。所以当地新知县走马上任时,地方乡绅便送上这份绿豆凉粉。好一番舟车劳顿后,知县吃得这碗凉粉酸凉爽口,浑身畅快,忍不住一个劲儿地叫好。
凉粉的模样跟别处相差不大,表面浇了一圈料汁,隔空就闻见了酸辣的味道。凉粉以优质绿豆制成,柔嫩如温润的美玉,能让当地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,个中口感不用赘述。只是调味的汁子实在出彩,酸辣爽口,差不多每人端起一小碗,三两下便扒得碗底朝天,畅快。给子长凉粉添味,盐、醋、姜、蒜自然有,最点睛还是辣油,但绝非关中常见的油泼辣子。
辣油做起来并不复杂,热油烧好洒进辣椒面,然后加些水,混合后将浮在上层的清油舀出,与煎饼所用辣油是同一种。由于撇去了辣椒渣滓,把爽滑的凉粉衬得越发透亮,焦香的辣意不减分毫。由此,绿豆凉粉还被列入了陕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在古镇里,不论冬夏,一年四季都少不了这碗凉粉。
推荐店家:最好吃的凉粉都是街上流动的小摊,若是看见有,上前观察一眼凉粉调料,辣油清亮的摊点味道都很正宗。

西川炖羊肉——浑然天成的“香妃羊“
地处陕西北部,再往北上便是内蒙古的苍茫草原,安定镇也有不少优质的草地,是了,有草原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好的羊肉。先别急着说烦,即便你是遍尝了内蒙古或新疆的羊儿,安定镇也会给你不一样的风味。
如果非要做一个比喻,这里的羊儿便是羊中“香妃”了。由于当地的草原中生长的大量的地椒草,是西餐里时常用到的调味香草——百里香。巧的是,从西餐口味来评点,百里香与羊肉是天造地设的组合,不用任何调料,在香草的熏染下,炙烤得艳红的羊排就有了灵魂。与此同时,遥远的东方,黄土高原上也生出这道仙草,即便没有被中国人送进厨房,却用更加天然的形式直接喂养出“自带香气”的羊肉。
在出发前,查阅多篇资料,也向朋友反复询问,“西川炖羊肉“总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食物,到了安定镇最不能错过的便是它。清蒸、爆炒、水煮,一系列烹制手法都难掩羊肉的粘绵韧滑和鲜美香醇。这里的口味跟内蒙古相近却又不同,几块羊肉下肚,本以为会腻翻了天的肠胃反倒是清清爽爽,任你再“谈羊色变”,到这块土地上,只怕是“无羊不成席”的忠实推崇者。除了单吃之外,当地随处可见羊肉面馆、泡馍店,要是想念这道滋味,又吃不下大肉,来一碗羊肉烹煮的汤水美食,也能让人舒畅一整天。
推荐店家:李家岔炖羊肉
地址:康坪路与老城正街交叉口西北50米。